重要節點,進度盤點,敲響鼓點。今日,2025年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推進會召開,對“百千萬工程”進行再動員、再部署。
“廣東要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。”聞令而動、使命必達,“百千萬工程”在南粵大地閃亮登場。進軍號角吹響以來,全省上下一心、眾志成城,合力奏響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協奏曲。時值承上啟下關鍵節點,“百千萬工程”下來怎么干?日前召開的2025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推進會進一步明確了前進方向、實踐路徑。
挑大梁,當頭雁。自省“百千萬工程”部署以來,廣州緊緊錨定“三年初見成效”目標安排,不斷探索適應超大城市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路徑。采取因地制宜發展戰略,11個區“一區一策”,走“宜工則工、宜農則農、宜商則商、宜游則游”的特色化、差異化、品質化發展之路,以強區促鎮帶村,實現了城鄉空間的統籌規劃,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同步完善,現代農業產業園、農業產業強鎮加速崛起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珠三角城市第一。
時間不等人,機遇更催人!“三年初見成效”的階段性目標近在咫尺,廣州的擔子更重、責任更大。接下來,廣州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,當好城鄉融合、區域協調發展的“排頭兵”,更加自覺地把“百千萬工程”推向深入。要以增收為牽引——老百姓“錢袋子”鼓了,日子才有奔頭;以產業為核心——做深做實“千企幫千鎮、萬企興萬村”,完善央企帶頭、國企參與、民企跟進工作機制,精準引育一批好項目,做大一批好產業;以環境為基礎——無論是吸引人才、資本回流,還是支撐產業長遠發展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,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不可或缺;以改革為動力——聚焦推動“人進城”“錢進縣”“盤活土地”,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,深化縣域投融資體制改革,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、高效配置。
關山千重,奮進不輟;初心如磐,雖艱必克。實施“百千萬工程”,沒有旁觀者,人人都是參與者。全市上下要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以“闖”的精神、“創”的勁頭、“干”的作風,朝著既定目標奮進,交出一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廣州答卷。
(廣州日報評論員 譚敏、練洪洋)
(編輯: 吳嘉祺)